最新訊息 台中劍道館-2025台中暑假體驗班/暑假夏令營推薦/兒童劍道課程教學/台中兒童課後才藝推薦~歡迎來電洽詢,竭誠為您服務
劍道審判法的理念
  • 劍道比賽的傳統性

    「良性的審判會促成良性的比賽,良性的比賽會促成良性的劍道整體發展」這是2000年全日本劍道連盟(以下簡稱全劍連)副會長的森島健男範士在一場劍道研修會上用來激勵高級講師的談話,也是「從零開始瞭解劍道審判法」這一本書的開宗明義。

    不瞭解劍道的人在觀看劍道比賽時,除了驚訝於劍道激烈的實戰程度之外,通常會對比賽的裁判規則產生好奇,特別是對得分的條件表示不解。因為,依運動競賽的常識性來判斷,例如籃球,在不犯規的情況下將球投進籃框就可以得分。為什麼將竹劍打到對手時不一定會得分? 對劍道稍有瞭解的人,就會為其解釋有效的打擊部位、竹劍的正確用法、氣劍體一致、殘心等等概念。但是,為什麼劍道比賽會有這些一般運動競賽不常見的判定規則呢? 因為劍道比賽是兼具傳統性與競技性的。什麼是劍道比賽的傳統性?

    劍道是源自於真刀奪命的戰鬥技術昇華而成的「武道」。在江戶時代初期的劍術比武都是以真刀互相斬殺,一直到了約二百五十年前開始出現竹劍和防具的劍道練習和比賽,自此武者不再賭命以印證自己的實力,大家開始了互相訪問比武的修行並從中追求勝利的滿足,競技性的劍道比賽於是產生。只是在當時,沒有明文規定的比武規則,除了「一本」(先擊中對手者得勝) 的共通概念之外,並未建立有效打擊的明確基準,也沒有固定的比武型態。在演武會型式的公開比武中,劍道家們對比試者的評價,除了勝負以外,更重視的是個人修行的程度與劍風,因此定型的規則被認為是沒有必要的。

     

    近代,隨著團體對抗戰型式的競賽逐漸增加,為了和其他競技性比賽一樣分出參賽者的勝敗成績與排名,才逐步制定出明文規定的比賽規則。一直到現在,制定劍道比賽規則的歷史與過程,可說是劍道的傳統性與競技性互相對立與融合的拉鋸戰。為了不讓勝利至上的競技特性抹殺了劍道在傳統文化上的價值,不同於其他的競技,在劍道比賽的規則中包涵了許多源自劍道傳統的定義。

     

    劍道比賽暨裁判規則第十二條「有效的擊刺,必須具有充實的氣勢、適正的姿勢、使用正確的刀向打擊有效的部位、以及具備殘心的表現。」的規定,就是為了保留劍道傳統性(比武勝者應具備的武藝條件)所做的定義。反觀之,如果沒有或不重視這個法則,劍道比賽會淪為不計一切打到對手就得分的競賽,這就等於廢棄了劍道源自傳統理念而存在的價值。

     

    劍道比賽暨裁判規則第一條「本規則適用於劍道連盟的各項比賽,其目的在保全劍之理法、以達成光明正大的比賽與適正公平的審判。」其中對於「保全劍之理法」的強調,是具有延續傳統優良文化的教育涵意的,就如同在昭和五十年,全劍連制定「劍道的理念」為「劍道的目的是以劍的理法為基礎來形成習劍者的品格」,這個曾經受到爭議與質疑的抽象概念。

     

    對您來說,劍的理法指的是什麼? 讓下一代學習劍道的教育意義是什麼? 論語大學篇中說「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我個人的理念是,研習()()的理法(致知)就是一種具體的「格物致知」與「知行合一」的修行。

     

     

    在劍道比賽的競技性與傳統性的論述中,似乎會產生一種「傳統的精神面與戰勝對手何者重要?」的迷思。其實劍道比賽是以勝過對手為目標的競技,這在本質上是不變的,沒有求勝的動力,武道的進化必然會停止。而強調傳統的重要性,是要大家注重以符合劍道的理法與武道的精神來爭取劍道比賽的勝利,這對劍道文化的保留、個人的修行、與劍道整體發展上具有承先啟後的意義。站在這個觀點來看,現代劍道比賽的裁判員是否瞭解與重視劍道比賽的傳統理念,對於劍道整體發展具有主導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