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的古老劍譜裡有特別提到,練劍在和對手對戰時,特別要注意有五樣東西必須時時面對相手(AITE 即對手的意思),叫做--------劍道的不離五向(FURIGOKO).
第一是 對相手的氣持(KIMOCHI)-----這句話比較抽象,也就是說要將注意力專注在對手身上,感覺對方是屬於哪種類型的對手,才知道如何對應.
第二是 眼-----對手的移動快慢,靈活或呆滯,攻擊前是否有癥兆,是否因我方的佯攻而動搖,這一切都是經過眼的觀察得知.
第三是 腳尖----腳尖必須對著你的對手(*包含左足尖),不只是前進後退,當你從右側或左側攻入時,腳尖依然要對著對手,唯有如此,才能讓接下來的攻擊變流暢.
第四是 劍尖----劍尖除了壓制對手或施以刺擊,在攻(SEME)時,攻向寸田(SUNTEN 兩眼中間,包含兩眼),攻向水月(SUIGAZ 心臟及週邊,也就是胸部),或攻入臍下(含肚臍及臍下兩吋的丹田),以上三點是對手必防,只要劍尖押入,對手必動搖,空隙一露出,再配合腳步攻入,對方的防守自然崩潰.
第五是 最重要的臍------也就是肚臍(HEISO),剛開始穿護具,老師教我們綁腰垂時,都會要大家吸氣後再將腰垂勒緊,(如被發現綁的鬆,老師總是披頭就罵,又不是幫死人紮腰帶,綁緊一點......),腰垂一勒緊,小腹自然用力,小腹一繃緊,腰腿就變得緊實有力,上半身自然放鬆,於是上鬆下實的構型自然形成,這和中國武師練功時繫 寬腰帶才能運勁的道理是相通的,臍下兩吋是道家所謂的丹田,禪學家靜坐時意守丹田,練劍時調息用腹式呼吸,打擊時的勁道也是從丹田發出,氣走夾脊,經由肩,肘,腕,手,竹刀傳達到打擊部位,再加上快速移位時的重力加速度,打擊自然 迅速凌厲,因為用的是勁道而非力氣,這也是為何7-80歲還能練劍的主因.
體衝(TAIADARI)時也要有用自己肚臍去撞對方肚臍的感覺去做方為正確,腰位正對對手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體位構型.,反觀目前很多劍友未留意,以致身體歪斜,打擊力道偏向一方,發動攻擊後態勢即崩潰,最簡單的判別就是姓名袋 (DECKEN)偏向左方,這表示左腳站成撞鐘足,左足歪則體不正,矯正方法只要請他將左足跟向左撇,如此左足尖即正對對手,腰位自然也改正.
拉拉雜雜的寫了一些,只是拾前人牙慧,看似簡單的,其實道理最深奧,劍道招式就那麼幾招,學了一輩子總自認不夠圓滿.多少專家研究再研究,發表文章盈千累萬,總覺得深不可測,我們有幸能參與這種有武術意寓的運動,應該覺得無比幸福吧.
- 標題建立日期
-
台中劍道館 2025暑期劍道班(免費試上中)2025-04-24
-
台中劍道館 兒童 親子 成人班春季班招生中(免費試上)2025-01-15
-
有效打擊(氣劍體的一致)2020-05-15
-
切返2020-05-15
-
劍道的不離五向2020-05-15
-
<劍道招式的總體劃分>2020-05-15
-
劍道的先制力2020-05-15
-
對手的判斷與對應2020-05-15
-
劍道品格2020-05-15
-
劍道審判法的理念2020-05-15
-
稽古心得集 高野茂義先生手稿2020-05-15
-
打擊時機2020-05-15
-
氣勢與劍尖2020-05-15
-
高野茂義之稽古守則 虛擬道館2020-05-15
-
劍道為什麼對潛能開發有幫助?2014-05-19